一、安全保障与现场监管
1. 环境检查
◦ 上岗前检查泳池水质、设备(如扶梯、救生器材)及周边环境(防滑垫、警示牌),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 留意天气变化,遇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及时清场并关闭泳池。
2. 全程巡视监控
◦ 保持高度专注,采用“扫视法”“盯点法”等持续观察泳池内动态,重点关注儿童、初学者及单独游泳者。
◦ 禁止泳客在池边奔跑、跳水、潜水等危险行为,及时制止并警告。
二、应急救援与急救处理
1. 溺水救援
◦ 发现溺水者立即大声呼救,迅速入水(或使用救生圈、救生杆等器材)实施救援,确保黄金抢救时间(4分钟内)。
◦ 掌握“抬头爬泳”“侧泳”等专业泳姿,避免被溺水者拖拽。
2. 现场急救
◦ 对昏迷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清除口中异物,同时呼叫医护人员或拨打急救电话。
◦ 处理擦伤、抽筋等常见意外,如遇骨折、大出血等重伤,保持伤者稳定并等待专业医疗人员。
三、秩序管理与安全教育
1. 人员管控
◦ 控制泳池人数,避免超员;监督泳客佩戴泳帽、穿泳衣入场,检查健康码(如有要求)。
◦ 劝阻饮酒者、皮肤病患者等不适合游泳的人员下水。
2. 安全宣传
◦ 向泳客讲解泳池规则、深浅水区划分及自救常识(如遇抽筋如何处理)。
◦ 提醒家长全程看护儿童,禁止婴儿车、食品等进入泳池区域。
举报该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