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的毕业高潮又到了,对于一些刚从大学毕业的“职场新人类”来说并不好过。加班、发泄或是蓄谋跳槽……在这个群体身上存在的“不安分因素”超乎想象,“娇气”“骄傲”“焦躁”成为不少老板对这些新员工的评价。一个铁饭碗端到底的年代已经过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为自己选择丰富的人生经历本无可厚非,但是,我们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到不顾一切吗?
酒店新人状态之“娇”
权煜琪在五一期间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跳槽”。刚刚大学毕业三个月的他果断辞掉了国内一流酒店的工作,转到了一家从事餐饮的小型合资企业。权煜琪表示,跟他一起进入原来酒店的20多个大学生只有两人还在工作,其他人已经全部辞职。刚上班没两个月,手上已经长出好多茧子。8月份就休息了一天,还没给加班费……”提起辞职的原因,他仿佛有一肚子的委屈。
“我本来学的是酒店管理专业,签协议时酒店也答应按专业给我们分配岗位,但是每个人都要在生产车间锻炼一年,一个月就800块钱。天天这么干,我实在是忍不了了,专业知识根本用不上,挣的钱远不够花,待遇连普通工人都不如,我现在跳槽还算晚的呢!”
与权煜琪有同样遭遇的毕业生不在少数。目前,许多酒店都要求新进员工到基层岗位锻炼,艰苦的工作条件和与传统印象中毕业即是“白领”待遇的巨大落差促使一部分“职场新人类”盲目辞职、跳槽。在不少酒店管理者看来,作为基层的基本环节,年轻人应该利用足够长的时间在基层磨炼,吃不了苦、无法坚持的“娇气”员工自然要被淘汰,也不能成为酒店发展的动力。
与此同时,跳槽的年轻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权煜琪说,跳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虽然新的单位各方面待遇有所改善,但再择业的过程让他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毕竟作为毕业生,还没有足够的资本从容面对职场。
酒店新人状态之“骄”
也是刚刚踏入职场的戴菁菁五一黄金周期间去了心仪已久的西藏,彻底释放了长达三个月的郁闷心情。在北京一家酒店上班的她有着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但用她的话说,“最受不了酒店里的虚伪气氛”。
“我不认为我的主管比我强到哪去,却天天摆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让人看了心里就犯堵,同事之间也不知道说的哪句话是真的。对于我来说,现在的工作就是小菜一碟,况且在酒店里我毕业的学校最好,学历也最高,我看做酒店服务根本不需要研究生学历,直接进入管理层还比较合适。”[FS:PAGE]与戴菁菁一样,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毕业生脑中仍然对自己有“天之骄子”的期许。他们不愿意加班、对零零碎碎的工作不感兴趣、苦闷于办公室里复杂的人际关系、觉得自己应该如在学校那样“辉煌”并受人瞩目。
但现实情况往往不如人所愿,每个老板都不希望看到狂妄自大的员工,在工作团队中,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也会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当年轻的“傲气”遭遇老板和同事的冷面孔,当一次次的“创意”被打击为不成熟,职场新人骄傲背后的苦闷和压抑也就不难理解了。
酒店新人状态之“焦”
王竟是重点大学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现在珠海市的一家知名酒店工作。上班的前两个月正逢年末,他已经无法承受工作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躁。“每天的工作从早上六点叫学生起床开始,一直到晚上十点熄灯,我都处在工作的状态。习惯了大学闲散生活的王竟已经难以适应紧张的酒店工作。
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让许多刚踏入职场的毕业生陷入到焦躁之中。一方面,有些人担心工作任务完不成,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宽松的大学生活已经很难让他们将工作和生活分清,“时时都在工作”成为不少人的疲惫根源。
正确认识自己职业生涯需理性规划
酒店新人出现“娇气”“骄傲”“焦躁”的根源来自近些年日渐泛滥的“赏识教育”。年青一代人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不少家长对孩子进行的“廉价的鼓励”,致使许多人生活在“虚幻的荣誉”之中,从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周围环境。
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不一,许多大酒店也愿意在各种类型的院校中招聘各层次的人才。无论这些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之后,是否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都会对本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这种心理波动一旦与对自己的错误预期结合到一起,就非常容易产生酒店新人类身上的“不安分因素”。
酒店新人,不要受所谓“成功学”的影响,期望自己一步登天。而是要冷静下来重视自我价值并仔细观察职场环境,以便尽快找到自己在新单位中的位置。处在痛苦之中的酒店新人也不要轻言辞职,不妨直面眼前困难,把它当作是一种磨炼,获得宝贵的职业经验。